在台灣有沒有可能創造全英文環境?當然有!
雖然沒辦法做到像身在國外那樣子 的100%全英文,但至少能營造「最接近英文環境」的方法。尤其現在科技這麼發達,其實到頭來,只要能掌握各個管道的特性和優點,並好好運用、發揮,就可以是創造全英文環境很好的方法囉!這篇文章先從調整心態開始講起,再來分享我平常幫自己建立英文環境的七個方法,而且七個管道都是免費的喔!

在台灣學英文的好處
看到別人能去國外學英文好羨慕,自己只能乾瞪眼嗎?其實稍微調整一下心態,會發現在台灣學英文也是有些好處。
在海外留學、生活過的人一定都有這樣的窘境過,越是害怕開口講英文、想躲開要講英文的情況時,英文就越會來找你,讓你無所遁形,只好硬著頭皮面對,逼自己用最快速度學習、調適文化差異;在這個過程,有一些人也許會撐不下去、陷入低潮,到最後反而選擇和講相同語言的人在一起,結果就是花了大筆鈔票出國,卻沒有得到對等的效果。
在台灣學英文的好處就是「你有選擇權」,可以選擇用什麼步調學習,什麼時候要努力面對,什麼時候放自己一馬。但相對的,就需要有覺知,隨時提醒自己要定時接觸英文的習慣,安排學習進度,更重要的,是幫自己建立一個全英文的學習環境。這幾件事情一開始起步時,一定會不習慣甚至有點痛苦,但一定要撐過這個適應期,因為說真的,英文本身並不難,難的是需要持之以恆不間斷地到最後。而最好培養學英文的習慣,讓持之以恆這件事情變得簡單的方法,就是將英文融入生活,自然而然變成生活的一部分,也就是我常常說的一句話:英文不是學科,是生活的一部分。
以下分享七個讓你的生活中自然而然出現英文,創造全英文環境的方式與管道。
1. 使用 Instagram 和 Facebook

沒有想到吧!為什麼這兩個社群平台很好用呢?因為滑IG、臉書是我們每天幾乎必做的事情,這個是原本就已經有的習慣,這個時候,就可以用「習慣堆疊法則」,將新的習慣疊加在舊的習慣上,讓新的習慣更容易執行。「習慣堆疊法則」是出自於「原子習慣」一書裡提出的習慣養成法則之一。
實際作法:
主動追蹤一些全英文的專頁或頻道,讓這些頻道常常推播英文文章。在滑手機時,提醒自己每天一定要閱讀至少一則全英文文章。
推薦專頁:
我很喜歡一位脫口秀主持人 Trevor Noah,有追蹤他個人的頻道以及主持的新聞節目 The Daily Show,因為對他很感興趣,所以很願意、很期待閱讀他的發文。
另外推薦一個 Instagram 帳號叫 momlife_comics,會用很揶揄、反諷的方式,笑看媽媽在家裡育兒的生活,再對比爸爸這個角色在家裡很 chill 的態度。我喜歡的原因是因為裡面的文字非常口語又道地,常常可以學到或複習很多英文慣用句,而且內容很貼近我的身份、生活,所以我能實際用在我生活中的機會也很大,使用的機會變大,才更容易記起來不會忘掉。所以記得喔,盡量追蹤和自己生活相關的、感興趣的內容,這個習慣才容易建立、容易執行,你也比較能從中得到快樂以及成就感。
2. 訂閱電子報

實際作法:
訂閱電子報的優點是會定期主動發送E-mail 給你,當平時在收發 E-mail 時,或是工作之餘想要放空、放鬆一下時,就可以閱讀一下。
推薦的電子報:
其實也是因個人而異,我自己對於新聞類的文章不是非常在行,為了要補足這方面的能力,訂閱了 The New York Times,每天會分享三則重要的世界新聞,一篇差不多十分鐘內可以看完,當然有時會跳過一些不太感興趣的新聞,所以時間比較趕的話,不見得要花完整十分鐘,我會彈性調整當天的學習步調,讓自己隨時保持在一個很正向積極的學習狀態。
3. 電子設備調的語言成英文

實際作法:
你一定曾經聽過別人說過要把手機調成英文,沒有錯喔,我自從手機語言調成英文後,驚喜發掘了許多有趣單字。這個方式的好處是,你對於手機的基本操作已經滿熟悉了,什麼功能要到哪裡、哪個路徑調整你都大概知道了,所以換成英文的時候,就算看不懂,還是可以大概摸索出路徑,不至於完全無法用下去。無形之中會讓你自然而然接受眼睛閱讀到的是全英文的文字,避免之後看到全英文時,會產生一些恐懼。
當然,如果手機出了點問題,需要比較深入的調整時,全英文當然會有困難,好險切換語言的步驟很簡單,快快調回中文版,把手機問題解決後,再調回英文也是可行的!
習慣手機英文版後,可以試著挑戰看看把電腦轉成英文版,我自己家裡所有會發出聲音的電子產品,從掃地機器人到 switch 都是英文版,無形之中學了很多單字喔!
4. 閱讀英文小說

閱讀的優點應該不用我強調了吧!閱讀對於語言能力的堆疊是非常直接的。
實際作法:
《原子習慣》一書裡,也有提到另一個習慣法則是「讓提示顯而易見」,所以我會把書直接放在我常會「出沒、逗留」的地方,經過時又剛好有些空檔,就可以隨手拿起來看,而且我可能會多放幾本不同性質或內容的書,因為有時我會想看比較輕鬆的書,有時比較能接受資訊量比較龐大的書,所以會按照心情選書來看。
另一個作法是用「聽書」的方式,我都是用 audible 這個 APP,利用閒暇時間也可以聽完很多書喔!
5. 用英文記錄生活

你有寫日記的習慣嗎?或是有些人每天會寫下一句感謝的話 (gratitude journal),不妨試試看把這件事轉換成用英文書寫喔!
實際作法:
我自己常常會用 Day One 這個APP紀錄生活,我自己比較懶,所以直接用照片紀錄,為照片下「圖說」的概念,短短的一句話也可以,不要太逼迫自己要寫多少字,記得喔,Start small, dream big. 讓自己至少有一個起頭,再慢慢越做越習慣,總比想半天卻沒有做還好吧!
6. 看全英文影片
這是英文聽力的輸入,我會建議不要有中文或英文字幕,因為這樣才可以讓你實際啟動耳朵的辨音能力,紮實的練到聽力,而不是忙著看字幕練成閱讀喔!
這個方法的好處就是讓自己沈浸在全英文對話中,聽別人用最道地的方式講話,模擬全英文環境。接觸到全英文影片的管道非常多,光是 YouTube 和 Netflix 上的影片就追不完了,其中,Netflix 的中英文字幕轉換很快,非常方便,有時候我沒有聽懂時,就會馬上開字幕再次確認一下語意。
延伸閱讀:英聽怎麼練 ?英文精聽8步驟,培養扎實的英文聽力訓練 和參考底下2個影片
7. 收聽 Podcast
用 Podcast 練聽力的概念就跟方法 6 是一樣的,讓你大量沈浸在自然的全英文對話中,用英文學習其他知識。關於如何利用 Podcast 練聽力,可以參考這一篇文章喔!
以上分享了七個我自己用了很多年的自學英文方法,也成功幫我建立起英文環境。還是要再提醒一次喔,雖然沒辦法做到像身在國外那樣子的100%全英文,但至少能幫自己營造「最接近英文環境」的方法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