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人都好奇究竟要如何增進英文能力?靠練習英聽還是背單字?本次Catherine用親身經歷的故事告訴大家,我是如何增進英文能力的,一起來看看吧!
訪問CNN主播Jim Clancy
超不專業小記者(我本人)訪問 CNN 主播 Jim Clancy,同事都笑稱這張應該是我的巔峰之作,哈哈。

當年的英文採訪 緊張到想吐!

英文教學路上,我曾經小小轉行做國際行銷,那時工作項目之一是要去採訪來台灣參加會議、展覽的業界人士,展現台灣舉辦國際大型活動的能量,也因此給我撈到一個當小記者的工作。每次站在人高馬大的歪國人堆裡,他們的視線真的很容易直接從我的頭頂略過,所以上工前都要穿那種超高的高跟鞋。

其實每次訪問的題目都差不多,但每次開拍前我還是會緊張到想吐,因為受訪者難免會答非所問,所以我的工作就是要換個方式問到我需要的答案(rephrase my question),要不斷找到話題轉折點,找尋有禮貌、優雅的措辭,在那兩年內真的磨了滿多功夫,英文也大躍進!

也在那兩年,有一個很深的體會,就是:

練英文如果沒有硬著頭皮開口、實際使用出來,那真的全部都是一場空。

每次訪問前,那些題目我都反覆練到要爛掉,所有的突發狀況、如何反應、如何換句話問問題( rephrase the questions ),也都在腦中不斷演練,但當下一緊張,會出錯就是會錯,會卡詞就是會卡,我那時才真正了解,英文能力是一回事,實戰經驗如果是零的話,那麼很現實,實際展現的就是打個六折,只有一半的成果,需要做的除了繼續增強英文能力以外,也要增加實戰經驗,讓現場的緊張程度降到最低,自然更能發揮實力。

這就跟打籃球一樣,如果只是一直練習投籃、傳球、帶球上籃等基本動作、看了很多場球賽、熟悉所有的戰略,但沒有站在場上打一場球,那麼永遠都不知道真正比賽是怎麼一回事。小嬰兒若一直聽大人講話,自己卻沒有開口講,那麼永遠都不會講。

學英文最重要的要點之一,是練膽量

很多同學常常來問我學英文的方法,我會鼓勵他們來參加我的線上課程每週的 Zoom Class,和大家一起複習、練習,常常會聽到他們說自己還沒準備好、很害怕、沒自信。

但我很想跟你們說,你們真正需要的是「練膽量」,不用等待做到一百分的「行前準備」,因為有更多時候,你缺少的是硬著頭皮上場的 #現場勇氣和經驗值。

很多人羨慕那些有機會出國讀書的人回來英文超溜,我其實也超羨慕,但你知道嗎?那些人之前哪一個不是逼迫自己走出家門用破英文點餐、問路、課堂舉手回答問題?大家都是硬著頭皮用僅有的英文和世界溝通,慢慢練就現在的流利度。

如何增進英文能力?練膽量的重要性

在台灣,也有機會創造英文學習環境

你可以怎麼做呢?有兩個方式:

【方法一】

我很鼓勵大家試試看「線上家教平台」,找一個你覺得話題跟你很對得上的老師,開了鏡頭直接聊起來吧!我自己使用 Cambly 已經好多年了(不是業配喔),每個禮拜還是會固定找老師聊天,並不是期待要學什麼新的單字,單純想要保持一個講英文的語感,因為我知道語言一不用就是會鈍掉。任何語言都是這樣。

【方法二】

我的預錄式線上課程《遇見說英文的自己:入門英文》,為了解決「沒有即時面對老師、同學的機會」的缺點,每週加開一堂免費的 Zoom Class,你可以直接看到我(對,是我本人喔!)和同學,一起討論當週在學習社團上的發問,我也會規劃活動幫同學複習當週重點,練口說也是練膽量。我不會咬人,同學也都是可愛動物路線,所以不要擔心「沒自信、覺得自己沒準備好」這種雞毛蒜皮小事。

遇見說英文的自己課程

我覺得吼,學不好的人永遠都有藉口,但當你真的想學時, 任何藉口都阻止不了你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