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老愛嚷嚷說,台灣沒有學英文的環境,或是覺得平常都忙死了要有練英文的習慣真的很難培養。對,我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,但其實只要在生活中加點「巧思」,其實還是可以幫自己建立起英文環境的喔,今天想要跟大家聊聊「如何幫自己建立一個全英文的環境」,以及「培養練英文的習慣」。
建立英文的環境不求人,找到自己習慣的線索
一直以來我都有習慣把手機、iPad、電腦語言設定成英文版,當初單純只是想要知道那些操作路徑的英文怎麼說,自從讀了James Clear的 書《原子習慣 (Atomic Habits) 》後,才發現原來這跟習慣養成裡的一個法則有很大關連。
當初其實是因為想改掉我一些拖延症又沒效率的壞習慣買的,裡面提到一個方式我超有感,以下是節錄 James Clear 書中的話:
沒有行為是獨自發生的,每個行為都成為觸發下一個行為的提示,所以,建立新習慣最好的方法之一,就是先找出自己目前的每日習慣,然後把新的行為堆疊上去。這就叫做習慣堆疊。
我舉例來說好了,最近我很愛集全聯點數換些盤子啊刀子之類的(主婦行為大爆發👻),但每次家裡日用品都快用完了,只在腦袋中想說「啊快用完了」但馬上忘掉要去補貨,總是拖到最後一刻用完了,走投無路時才衝去買,真的很沒有效率而且每次都只拿一張點數貼紙,心裡真心地嘔,因為週末如果一次買多一點,反而點數會加倍對不對(主婦行為再爆發🔥)。我決定要改掉這個沒效率又拿不到點數的採買壞習慣,所以我決定在手機建立一個to-buy list,每當發現洗衣精快用完時,就會馬上開始動作,在手機裡打上:洗衣精,醬油快用完了,就馬上記下:醬油,然後每個禮拜一次採買,看到那個點數好長一串真的覺得很過癮!我把新的習慣,也就是當下把即將需要買的品項記下來,堆疊在已經有的洗衣服、煮飯的習慣上,改掉自己採買很沒效率的壞習慣。所以關鍵就在「把想要的行為跟每天已經在做的事情綁在一起」。
習慣堆疊:把想要的行為跟每天已經在做的事情綁在一起
那要如何幫自己建立起練英文的習慣呢?當然有很多種方式,先來分享一個我自己用了很多年的小撇步,就是英文版的 Google 導航。想不到吧,連導個航都可以練英文呢!
先說它如何「習慣堆疊」好了。在這年代出去玩應該沒人在看那種一大張的地圖了吧?一定都是google map拿出來直接定位對吧?所以我確定大家是有這習慣的。再來就是把練英文堆疊上去,先來教大家聽懂幾個基本的英文導航喔。不過與其說是教,不如說是引導你們如何聽懂,因為其實很多人都有聽懂的基本程度,只是大家會怕,覺得自己沒那麼厲害,千萬別這麼小看自己喔~🤘🤘
首先我們先猜測、預想一下會有哪些導航句子好不好?先主動思考一下,想一個答案,這樣等一下看到正確說法時,就會有那種WOW~原來是這樣說喔!的那種驚喜感。而且因為有先想過一次,也會記比較快喔!
Google 導航說法,請看影片聽真實導航的發音和語速。
平面路段部分:
- 左轉/右轉
- 再300公尺左轉
- 再200公尺迴轉(思考看看再200公尺處會怎麼說呢?
- 往西走(我最恨的一句話,身為一個沒方向感的人,誰知道北邊在哪啊?)
- Turn left / right.
這邊另外補充,有時候比較口語的時候也會說:
- Make a left. / Make a right.
- Take a left. Take a right.
這幾種用法都很常見。
- Head west.
Head 是我們學的頭,所以可以想像頭往哪裡轉,身體就會去那個方向,所以當動詞的時候,就可以理解是要往那個方向,這裡再補充基本的東西南北向:
- 北 north
- 東 east
- 南 south
- 西 west
所以可以猜猜看 north-west / north-east / south-west / south-east 是什麼嗎?
3. In 500 meters, turn right.
當下若不了解 “in 500 meters” 是什麼意思、多遠的話,沒關係,導航圖就在你愛的手機裡,可以看圖說故事,怎麼樣都不會猜到一個太瞎的答案對不對?而且通常左上方也會有一些標記,看到還沒要轉,就可以猜說500 公尺後才 turn right,或是順便練一下數字 / 公尺 / 公里的說法。另外也可以學到 in 的一種用法,就是表達「在某個距離結束時,要幹嘛幹嘛」。
很常發生的使用情境是和朋友碰面時,跟對方說:
Hey, I’ll be there in 10 minutes.
這裡 in 10 minutes 其實就跟導航的用法很像,剛剛是再500公尺後要右轉,那這裡就是再10分鐘後 I’ll be there 我就要到了。學起來了嗎?
4. In 400 meters, make a U-turn.
想像一下英文字母U的樣子,從這一頭轉一個大圈,就是「迴轉」。剛剛你猜的「迴轉」是怎麼說呢?現在有沒有那種「啊~原來那麼簡單啊!」的驚呼了呢?
高速公路部分:
再來要開上高速公路囉!一樣,先主動想一下有哪些?
- 再 400 公尺,左轉上交流道
- 再 3 公里,向右由出口(交流道)離開
- 前方 200 公尺岔路,靠左行駛
- 右轉,你的目的地將會在右方
再次提醒一下大家,學英文最好的方式之一,就是先有一個自己的猜測,哪怕是錯的,因為讓腦袋處於這種主動思考的狀態,是會比被動的接收答案來的印象深刻喔,不要一直等老師給答案。
1. In 400 meters, turn left onto the ramp.
也許現在只有文字沒有視覺的輔助,會不知道 ramp 是什麼,但在開車時都已經知道要上高速公路,一定會在找上高速公路的地方對不對?所以配合導航的圖,當下再聽到關鍵字 in 300 meters / turn left 大概就可以知道左轉是要上匝道了,這時就可以猜出來 ramp 就是交流道 / 匝道的意思。Ramp 本意是人為搭建出來的斜坡,例如車站裡有台階的地方,一定會有給輪椅走的斜坡道,有些地方的標誌也會寫上ramp,下次在路上留意一下吧!
另外補充也是表達斜坡的 slope 差別在哪呢?常用的搭配有:
a ski slope (滑雪時的斜坡) a steep slope of a mountain
其實就是 the side of a hill, a valley or a mountain ,所以可以感覺出來差別了嗎? ramp 是有目的性人工一搭出來給輪椅走、方便給車開的斜坡, slope 就是本身的地理環境就是一個坡的斜坡。
2. In 3 kilometers, take the exit on the right.
剛剛學的 in 500 meters, turn left 的in真的超好用的,一趟路下來複習了好多次呢,是不是練語感?這次是 in 3 kilometers,要做的事情是 take the exit on the right。
3. In 200 meters, keep left at the fork.
說真的我第一次聽的時候,心裡真的是想了一下,想說沒聽錯吧?fork?叉子?但因為前方明顯就是出現了個岔路,又有關鍵字 left ,所以很確定是要靠左。想像叉子的形狀,尖端有兩到三根分出去的尖頭,發揮想像力喔,如果我們今天是綠巨人浩克,視線從很高處往下看這個岔路,不就很像是叉子嗎?
4. Turn right. Then, your destination will be on the right.
因為導航要預告目的地要到了,所以這句還可以練一下未來式 will 呢!同時 on the right / on the left 可以當成一個固定用法表達「在右邊 / 左邊」,不是at the right 也不會是 in your right,當作一個三個音節的單字去記,on the right = 在右手邊
基本上導航常出現的就這幾句,就算有其他沒講到的,今天也教你們如何用視覺、猜測的方式理解,下次若碰到其他的內容就舉一反三就好囉!
實際開車上路吧
最後還是安全提醒一下,因為擔心大家一開始還不習慣全英文,或是一時沒聽懂又來不及看導航圖當下會慌張或是走錯路,可能會有點危險,建議剛開始,先導航去已經很熟悉的地方,或是不需要用導航也去得了的地方當做練習,比如說從公司回家或是去親戚朋友家。這樣就算當下沒聽懂,或剛好車裡有人講話太大聲也沒關係,反正你知道路啊,重點是在開車這趟路途中,有沒有英文的陪伴,無形中,就會慢慢接受聽英文、看英文這件事情。
馬上把 Google 調成英文版吧
只要到手機設定裡面的語言與地區那裡,把語言換成 English,那麼你的 google 導航就會很自然變成英文版囉,試試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