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然發音線上教學-句子連音

前言

大家一直以來都常私訊我關於發音的問題,所以這篇文章想要帶給大家簡單精確的自然發音線上教學,好好談談如何練習發音。

我印象非常深刻,學生時期的英文老師會要求大家要「錄音朗讀課文」,我那時候真的是卯起來練,自己聽了錄音不滿意,洗掉重錄,(以前是錄音機卡帶的年代)這樣持續了好多好多年,到現在我還是有習慣,同一句話我會鬼打牆的反覆練好幾遍,甚至試不同的發音方式,看哪一個比較好聽。

所以,練習發音這件事是不是練越多就越厲害?卯起來練當然會厲害啊!但是也是要練習的方向正確。而且練發音完全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,它是一個習慣,是長期累積的成果!

這篇文章希望帶給你:

  • 連音的概念是什麼?句子哪裡會出現連音?
  • 怎麼練習連音?
  • 最後一起用 Steve Jobs 的演講練習連音

看完文章和影片,請記得一定要打開嘴巴,跟著我一起練習好嗎?

自然發音線上教學演練一

這是歐巴馬的一場演講,但其實主要在搞笑

President Obama’s Anger Translator at White House Correspondent’s Dinner

我想要你們聽聽看後面的光頭男講的最後一句話:

He needed a glass of water. Come on! 

「欸,有沒有搞錯啊!」這個意思。你可以很輕鬆說出來,為什麼?因為「習慣」聽到 C’mon! 所以你自然地「接受」中間有 “mon” 的音,不會覺得怪怪的懷疑自己不是在講英文。

那為什麼會有 mon 的音呢?

Come 結尾的尾音是 m,on 的第一個音是 o,講英文的時候不能漏掉任何一個音啊,不能漏掉任何一個音,所以就會有一個自然連過去的音(慢) come on,就這麼簡單!

所以會有其他老師說,連音的「法則或是規則」是「子音結尾的字或是音,配上母音開頭的字時,就會有連音。

但是,我想問你們一個問題喔,在知道 C’mon 這句話之前,你就知道是跟「子音結尾+母音開頭」有關嗎?應該還是有些人現在才知道吧?也就是說,要聽懂連音的關鍵不是知不知道這個規則,而是要「了解連音的概念後,多聽幾次這句的講法,接受它的音、跟著模仿說出來」。

「連音」的最基本概念是什麼?不能漏掉任何一個音。

連音撇步一

第一個小撇步希望大家記得,不要依賴背規則,或是被規則綁住,而是養成「練習連音的習慣」,接受有連音的音後,開口反覆練習到自然流暢。就跟你們學會說 Come on的過程一樣,就是這麼單純。
遇見說英文的自己 入門英文課程

自然發音線上教學演練二

這個情境是爸爸提醒女兒睡覺時間到囉,女兒回說:

In a minute.

In a minute 在哪裡連音?

In-na, in-na,先接受 na 的音,我們常常會被視覺的閱讀給限制住,覺得沒有讀到 na 的拼音,所以講不出來,再加上看到字跟字中間有空格,就用生硬的方式讀 in・a・minute。你可以把這句想成是一個字,四個音節 in-na-mi-nit,這個字代表的意思是,「等等,我馬上好!」

下次比如說你在上廁所,家人敲門叫你趕快出來,你就可以說 in a minute,或是 Just a minute. (再一分鐘,快了!)

這個用法也可以再延伸,想像在工作場合上,同事需要你過去幫忙一下,但你的 Email 差一句就要寫完了,也可以說 I’ll be with you in a minute. 更有禮貌、更有誠意一些。

連音撇步二

來到第二個撇步,我想跟大家說,練發音時,第一件事是耳朵要先打開聽,「聽」這句話是怎麼說的,模仿一下,先不要急著看字,不然會被文字給綁住,最後才看著確認文字,這也是基本聽、說、讀、寫的順序啊。

自然發音線上教學演練三

I have no idea what that is.

他剛剛說的是 I・have・no・idea・what that is. 哪裡有連音?

除了 what that is 之外,no idea 也有一個微微的 y-dea。

你會不會想說,不是要子音配母音嗎?這裡兩個都母音欸!

但是 no 這個字如果發好發滿的話,其實是no~woo結尾,是 w 子音的音,所以接到 idea, i 的音時,就很自然有個 widea。所以是要以讀音為主喔!

影片中的小男生,他知道摸的是什麼嗎?猜不到,所以 I have no idea 就是 I don’t know. (我不知道)的意思。以後你不想直白的說 I don’t know時,就可以說 I have no idea 。

自然發音線上教學演練四

這是一個用餐的場合,有個男的想要塗果醬,他怎麼說呢?

Would you please pass the jelly?

這裡又是怎麼一回事?

Would you 兩個子音都要連了是不是?所以說有一個法則,就會有第二個、第三個,等你好不容易記完後,又會發現英文很多「例外」,所以法則當參考就好囉。

所以還是用「一個音都不能少的概念」理解好,Would you 當語速快的時候就習慣直接連在一起了。

同樣類似的還有:

  • Could you do me a favor?
  • Could you come over?
  • Could you lower your voice?

Would/Could you… 都是一種有禮貌請別人做某事的句型

或是 Nice to meet you. 念的時候則不一定都要有chu 的音,看個人習慣!

驗收時間

我們用這四句練習把連音的概念和各種連法解說完,接下來,我們要挑戰一小段由 Apple 聯合創辦人之一 Steve Jobs 所做的演講,他很會講故事,也曾經做過非常多經典的演講和產品發表會,他在這個演講中提到接受肝臟移植的事情。

我們一起聽這段 0:23 ~0:42 20秒的內容,看看聽到哪些關鍵字。

第一個就滿有挑戰性

Five months ago, 

th 音的確要花點時間適應,同時還要連音 thsa-go,的確不簡單。

I had a liver transplant. So now I have the liver of a mid-20s person who died in a car crash,

一句有三個連音,怎麼辦?

連音撇步三

第三個撇步要教大家,一句話裡很多連音時,練完一個連音,再接下一個,不要硬槓一次全唸,我大概七成以上的學生都會舌頭打結。

自然發音線上教學-連音撇步3

每一個人的程度都不一樣,有些人可能還需要再多練幾次才講得順,盡量練到能跟著 Steve Jobs 的語速一起說出這句話:

Five months ago, I had a liver transplant. So now I have the liver of a mid-20s person who died in a car crash, and was generous enough to donate their organs.

看影片跟著一起唸唸看吧!

大家有覺得「練發音好累喔!」嗎?一開始不習慣的時候真的會比較需要花時間,之後會越來越輕鬆。

但練發音真的就是這麼一回事,因為它算是從根本改變你以前講話的習慣,跟我們現在去練習講新加坡口音、或是北京腔是很像的一件事。說穿了它就是要花很多時間模仿、複誦,最後讓你嘴巴的肌肉變成一個習慣。

很多人都想要矯正發音,認為上完一期發音課程或學了自然發音,從今以後就和發音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但殊不知,練發音完全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,它是一個「習慣」,是一種需要用嘴巴的肌肉發揮「肌肉記憶」的練習,是長期累積的成果。而要發出接近母語者的發音,開口前的聽力訓練更是重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