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今天要來跟大家談談:
如何培養孩子對英文的興趣? PART 1
先說重點——
每一個小孩個性都不一樣,引導方式當然要不一樣,不可能同一個方式適用所有小孩。但大方向是, #家長跟著一起做、一起學習、一起體驗,而不是發號司令或是教導的角色。要讓小孩覺得,爸爸媽媽也這麼做耶,那我也要一起。
為什麼這麼說呢?先請大家想一下喔:
假設你自己什麼青菜都不吃,卻規定小孩要吃青菜,他們會有什麼感受?
一直叫小孩看課外讀物,但自己一本書都不看,且狂滑手機,小孩會愛上閱讀嗎?
再來讓大家想一下喔,如果想讓小孩彈鋼琴喜歡音樂,平常家裡就多放些鋼琴演奏,跟小孩討論哪首歌好聽哪首歌悲傷,小孩是不是對於音樂會更有感受?更覺得音樂是生活中很常出現、很自然的事情?
如果希望小孩有禮貌,家長從自身做起,講話輕聲細語,常把不好意思、謝謝掛嘴上,小孩是不是會覺得平常講話就應該這樣?
很多人只要一聽到關鍵字「學英文」,就覺得是在面對妖魔鬼怪,要用不一樣的方法「打怪」。但你知道嗎,培養小孩學英文,跟培養閱讀、彈鋼琴的習慣,和吃青菜、有禮貌很像,為什麼呢?因為這些事情說穿了,不都是要培養一個習慣,一個興趣嗎?很多習慣和興趣都是從家庭出發,家人都這麼做,就容易讓小孩覺得這件事情是自然的,是生活中會發生的事。
我英文就很爛啊,怎麼跟小孩講英文?
與其說「我要跟小孩講英文」,還不如是「跟小孩一起學英文」。跟小孩講英文就有點是「我要教你,你要聽、要回我話」的感覺,是不是?但如果今天平起平坐,你們就是一起學英文的同學,一起討論一首英文歌的歌詞,一起看一本好玩的繪本,不懂的地方就一起查字典,小孩比你厲害就向他學習,誇獎他真棒。維持這樣子和平、愉悅的共學氣氛,我相信小孩子是很希望跟爸爸媽媽有這種共讀時光的!
我曾經故意示弱,假裝不知道某個句子的意思,向兒子請教,請他解釋給我聽,之後向他投以偶像式的崇拜眼神,記得那次他好得意,覺得自己的英文真不錯!
我們也常一起聽一首歌,唱了半天不會唱就一起找歌詞,一起研究怎麼唱。我和孩子一直以來都是用這樣的方式「玩」英文!
所以自己的英文不好沒關係啊,和小孩當同學一起學吧!剛好可以趁這個機會想一下,你會想用什麼方式學英文,你覺得有趣的,再讓小孩跟著做。自己覺得無趣,就「不要逼迫小孩子要喜歡」,小孩沒有理由要接受你覺得無趣的事情呀!
一直跟孩子說:「會講英文的話未來很好找工作」,但他們就是聽不懂、不接受。要怎麼讓孩子知道英文真的很重要呢?
小孩子哪能感受什麼是「未來」?以前我們自己還不是只關心能不能偷帶洋芋片去學校吃?下課可不可以去西門町逛街拍拍貼?隔壁男生有沒有看到我?當孩子被要求要以課業為重時,怎麼可能想得到課業以外的事,甚至「未來發展」呢?現階段對他們來說,英文就是一個被分數定義的學科啊。
所以我很克制自己,從來沒跟我的小孩說任何「英文對未來很重要」這種說教的話,而是想辦法把英文放進他們的生活中<,讓他們自己發現英文其實很重要。
舉例來說,有一陣子我兒子很迷 Ryan’s World 的玩具(Ryan就是世界賺最多之一的10歲YouTuber),只有在 Amazon 或 Walmart 等美國零售商店販售,於是我教他用英文搜尋 Ryan’s World Giant Egg (他想買的玩具),教他怎麼在Walmart下單,Click add to cart, and then your item will display in your shopping cart. 接 name/credit card number/shipping fee/estimated time of arrival 等等,結束後,不用我跟他講,他自己就說:「好險我會英文,不然就買不到了!」那時我除了心裡偷笑以外,還不斷附和說:真的~Walmart上面真的有好多東西喔,我們來看看還有什麼?接著我們一起看了很多國外賣的玩具零食糖果,發現真的跟台灣賣的很不一樣!之後有一次他很想買滑板,就自己搜尋了 skateboard,發現怎麼那麼貴啊,就更改搜尋:not expensive skateboard,我跟我老公默默笑翻(但當然不敢在他面前笑啊!)
一直到現在,玩新的桌遊時,我還是會在他們面前示範到 YouTube 用英文查一些試玩影片,也盡量買英文版的桌遊陪玩。想要下載新的遊戲?那先念一次英文的遊戲描述給我聽(因為他的iPad 也是調成全英文),就連玩switch,都是調成英文,陪著他們一起看懂遊戲內容再玩。所有事情一開始都是 #陪著一起做,他們看到你很感興趣,才會更想了解。
這,就是讓英文成為生活的一部分,由小孩的觀點出發去看什麼很重要?可以讓他買到台灣買不到的玩具很重要,可以讓他玩到switch也很重要!而這些都要經由英文才可以得到,或是得到更多,所以覺得英文真的很重要!
在台灣固然沒有一個很好接觸全英文的環境,但網路這麼發達,優質的全英文影片到處都是,也有很多很棒的學習APP可以利用。
之後的文章,我再來分享適合讓 6 歲以上的小孩接觸英文的管道囉!
最後,記得喔!當一個參與其中的爸媽,而不是教導、給規則、發號司令(自己卻又不講不學還害怕英文)的爸媽。